來自于激光切割的藝術美感
激光切割機的問世,為藝術家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先進創作工具,藝術家們可以將生活化的元素進行提煉再設計,以符號化、標志化的形象概括物體的面貌,把現代圖形符號置于產品視覺圖形中心,利用現代激光切割技術進行加工生產整個創意作品。
1.激光切割原理
激光切割,就是將激光束照射到工件表面時釋放的能量來使工件融化并蒸發,以達到切割和雕刻的目的,具有精度高、切割快速、不局限于切割圖案限制、自動排版節省材料、切口平滑、加工成本低等特點,將逐漸改進或取代于傳統的切割工藝設備。激光切割機不僅可以切割木材,常見還有瓦楞紙、玻璃、皮革、鋼材、亞克力板等,給了藝術家們更多的創作空間和想象空間。
2.激光切割藝術
激光切割的藝術品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的視覺體驗,交織在數據與信息時代語境下,激光切割讓匠人創作的藝術品成為時代碰撞的載體。
「在墻壁上的手繪,激光切割的想象片段。」
Joris Kuipers;
荷蘭當代藝術家.
「傳統工藝與數字化“像素”」
HengLee;
臺灣首飾藝術家.
「創意激光切割紙作品」
Julia Ibbini;
藝術家.
「切割服飾藝術」
Iris Van Herpen;
荷蘭面料科學家,荷蘭鬼才設計師.
「種子雕塑」
Colin Spofforth;
藝術家.
3.皮影戲與切割藝術
皮影戲(Shadow Puppets),又稱“影子戲”或“燈影戲”,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。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,2011年,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。
由于傳統的皮影是用羊皮來加工的,工藝比較復雜,加工的難度也比較大,所以,皮影藝人對皮影道具的傳承是格外珍惜。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,激光切割機已經在工業上成熟運用。研發出的皮革制品激光切割機常用于切割服飾皮料,也可以利用激光切割技術制作皮影道具。
這并不影響皮影藝術的傳承,相反這種創新的傳承更加賦予了皮影戲新時代的意義,讓傳統藝術披上了劃時代的外套,更加有深度的傳承下去。